实践作品
    微电影《2022毕业季》
    新闻与传播学院第二十二...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开...
    质量兴院 新传何为? ...
    我院师生参加第15届全国...
    我院与长沙丁丁文化传媒...
    正“职”毕业季!新闻与...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新闻报道】陆地猛虎 海上蛟龙——探营珠海警备区船运大队两栖侦察队
2013年08月01日 09:55

珠海警备区船运大队两栖侦察队官兵训练的艰苦程度,普通人难以想象。比如捕俘格斗训练、负重70斤10公里武装越野、海上射击、武装泅渡。为适应水下压强,他们会长期在加压车内进行训练,最终做到长时间深海潜水。

□本报记者靳碧海 实习生 旷红云

7月27日上午,天气潮湿而闷热,珠海警备区船运大队两栖侦察队的营区内一片宁静。二楼走廊,战士们一字排开,席地而坐。每周六上午,是武器保养时间。中士葛佳晓手拿油布,认真地擦拭着枪械的金属零件,每个缝隙都不放过,像一个大男孩在专注地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回想起影视剧中两栖侦察兵冷酷铁血的形象,记者竟有些失落。

看出记者疑惑的教导员何春平马上组织战士们来到训练场。十几名战士整装集结完毕后,训练随即开始。肩扛30斤重的弹药箱折返跑、快速匍匐通过高仅半米的铁丝网、双人捕俘格斗训练、倒功……不一会儿的功夫,战士们已是汗流浃背,全身上下用灰头土脸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电影里运用了艺术手法,这才是我们的日常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当兵四年的任江宁在匍匐穿过铁丝网时,手背被石子划伤出血,但他并不在意,“这样的小伤是常事,最多的伤在腿上,膝盖经常是青的。”另一位在沙地中练习捕俘对抗的战士,脖子上已被划出一道道的血印。每一次被“锁喉”,细小的沙粒都会在他的脖子上留下红红的印记。但在老兵眼里,这是新兵成长的必经之路。

几个科目的现场展示已令记者唏嘘不已,很多无法展示的项目更是难以想象。比如负重70斤的10公里武装越野,比如在暗流涌动的海水中武装泅渡。“魔鬼”训练铸就了男儿的铮铮铁骨。

5月22日早晨,特大暴雨导致前山南洋埔村大面积被淹。接到命令的两栖侦察队官兵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受灾现场。葛佳晓和另一名战士在齐胸深的水中挨家挨户地进行搜救。发现一名怀抱婴儿的妇女被困在二楼后,两名战士马上接过婴儿,由于水位太高,被困妇女不得不骑上了战士肩头,就这样一步步被送到安全区域。

在两栖侦察队的日常训练中,水上科目自然不少。“游泳是最基本的。另外还有潜水、海上射击、武装泅渡、抢滩登陆等。”葛佳晓说,为适应水下压强,他们会长期在加压车内进行训练。目前他可以在20多米水深的压强下,持续呆上半个多小时。

加压车是一辆外表看起来与普通车辆并无二致的军用货车,打开侧盖后却是别有洞天:两侧是各种操作仪器,中间是一个入口仅有几十厘米宽的圆柱形小型舱体。

葛佳晓带着记者进入加压舱。慢慢地,记者的耳膜鼓了起来,做完吞咽动作后又恢复正常,随后耳膜再次鼓起,记者继续吞咽。不一会儿,记者的吞咽动作已跟不上耳膜鼓起的节奏,感到头晕脑胀。好不容易挨到出舱后,记者却被告知,仅仅过去了一分钟时间,而且舱内也只有相当于两三米水深的压强。

“新兵训练一开始都是3米压强,然后慢慢的压强逐渐增大,训练时间也不断延长。大概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基本上就能做到长时间深海潜水。”葛佳晓轻描淡写地说。此时,记者才深刻地感受到,两栖侦察兵训练的艰苦程度,普通人是难以想象的。用“陆地猛虎,海上蛟龙”形容他们,再恰当不过了。

来源:《珠海特区报》2013年8月1日04版

实习生 旷红云: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系2010级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