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工委工作

2025年全省高校“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025-04-02  点击:[]




2025年全省高校“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也是我省高站位谋划、高规格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之年。按照教育部关工委《关于开展2025年“读懂中国”活动的通知》(教关委函20255号)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委决定在全高校继续开展“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就活动开展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

二、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省教育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属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协办单位: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大学生在线

三、活动目的

充分发挥“五老”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的优势,向广大青年学生讲好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故事,讲好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四、活动形式

由学校关工委充分组织发动二级学院关工委,围绕年度活动主题,组织青年学生与有影响力的本地、本校“五老”进行深入交流,挖掘、整理、展现他们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通过征文、微视频、舞台剧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播。

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配合。高校关工委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将活动有机纳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总体部署,积极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充分发挥关工委成员单位协同联动作用,加强组织、创新方式,共同将活动打造为实践育人大课堂。

(二)聚焦典型五老,广泛发动学生。高校关工委要充分发挥二级院系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重点挖掘本院系有故事的“五老”和“杰出老校友”,广泛动员在校学生积极参加,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结对访谈”,有效发挥老同志“活历史”“活教材”作用,不断增强活动的思政引领力。

(三)坚持优中选优,确保作品质量高校关工委要对报送作品进行认真审核,内容要契合主题、积极向上、真实感人,文字要条理清楚、文笔流畅、语言优美,视频要生动鲜活、具有艺术表现力、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征文、微视频、舞台剧涉及的被访谈人物仍健在,且要有面对面访谈环节。

(四)注重成果运用,提升育人实效。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要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组织现场访谈、举办优秀成果展、建立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库等方式用好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其在思政教育、课堂教学以及课程思政中的育人价值,持续扩大活动受益面。

时间安排

(一)部署阶段2025年2月各高校关工委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发动,并根据本《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具体活动方案,部署活动开展工作。

(二)活动开展2025年3月7各校根据活动方案和工作部署开展活动,指导学生按附件1和附件2的要求作活动作品,对本校活动作品组织初评,并在7月25日(周五)之前将推荐作品报送至省教育厅关工委。

(三) 作品评审:2025年8月11日(周一)至20日(周三)期间,省教育厅关工委组织专家对各校报送的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报送教育部关工委参加全国评选的优秀作品和其他作品的等次。报送教育部参评的作品如需修改的,厅关工委将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提出修改建议。各受推荐作品所在学校根据专家的意见对作品进行修改,并在2025年9月5日(周五)之前将修改后的作品报省教育厅关工委。省教育厅关工委在9月22(周一)之前将推荐作品报送至教育部关工委参加全国评选。

(四)评审及展播作品制作2025年10月12月教育部关工委组织专家对各省级教育系统关工委和部直属各高校关工委推荐的作品分类进行评审,之后发布评审结果通知,中国教育电视台对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加工、制作。

(五)优秀作品展播及推广2026年1月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大学生在线官网及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等平台,教育部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心系下一代》杂志等对优秀作品进行展播、推送、刊发。

、报送厅关工委的作品数量分配

教育部关工委根据各省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总数量分配推荐上报参加全国评选的作品数量。今年分配给我省的上报作品为征文14篇,微视频9部,舞台剧3部。各校上报到厅关工委参评的各类作品数额如下:

1. 征文:本科院校每校报送23篇,学生人数较多的本科高校每校可增加1篇,高职高专院校每校报送12篇。

2. 微视频:每所高校选报1部,有条件的高校可增报1部。

3. 舞台剧:采取自愿形式报送,每所高校报送不超过1部。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在直接向教育部关工委报送作品的同时,可分别报送征文23篇、微视频1部,舞台剧采取自愿形式报送1部参加省教育厅关工委组织的评选。

八、有关要求

各校报送至省教育厅关工委参加全省评的作品和有关材料要求如下

(1)征文采用纸质档一式两份及电子文档形式报送微视频、舞台剧作品采用U盘形式报送。

(2)“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见附件3)。以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学校关工委公章)形式报送。

(3)“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见附件4)。以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学校关工委公章)形式报送。

(4)活动总结(1000字左右)。以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学校关工委公章)形式报送。

5有关要求:推荐至省教育厅关工委参评的作品,每篇征文作者和指导师均不超过2人;每部微视频主创团队不超过6人、指导师不超过6人;每部舞台剧主创团队不超过16人、指导老师不超过16人。请认真填写推荐作品信息表,一经上报不可更改。

未按时按要求报送上述材料的学校视为未开展此项主题教育活动。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艾 平 18274022931

杨志红 13973131039

邮箱:hnsjytggw@163.com

邮寄地址:长沙市芙蓉区东二环二段238号省教育厅关工委



 

附件1


一、内容要求

(一)紧扣主题

要紧扣“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深入挖掘、记录、展示、宣传“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

(二)主旨明确

要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突出“五老”人物事迹,注重发现“最伟大的小事、最平凡的奇迹、最日常的奋斗和最具体的全面”,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写成或拍摄成“五老”个人简历。

(三)内容真实

记录的“五老”个人经历须真实可查、有相关资料证明。其中,征文、微视频被访谈人物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


二、其他要求

(一)征文作品

1.文体要求:记叙文

2.语言要求:通顺流畅、表达清晰、可读性强

3.字数要求:不超过2000字(不含访谈人物简介)

(二)微视频作品

1.形态风格

节目形态:专题片、微纪录

视频格式:MP4(不得低于15M码流)

视频标准:1920×1080(无损高清格式)

节目风格:用艺术手法拍摄制作校园专题片、微纪录等,画面构图完整清晰、镜头有设计感、拍摄手法丰富,故事内容真实有效。

时间要求:5分

2.拍摄要求

应为受访者配戴无线话筒进行收音,切忌直接使用摄像机进行录音。

摄像机使用前应调整白平衡,若是室外拍摄,每1-2小时应进行一次白平衡调整。

拍摄过程中,保持机身水平,画面构图平衡稳定,推、拉、摇、移镜头要稳,速度匀速,跟上焦点;考虑不同景别的搭配,尽量避免画面中出现高光点,以免因画面反差较大,影响效果;拍摄有特征的全景镜头,能清晰辨认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尽量多拍摄视频素材,拍摄时长要远远多于实际用时长。

拍摄结束时,应多录几秒再停机,为剪辑留出余地。

3.解说要求

用直白的语言文字叙述;有起承转合,设置高潮或合理安排突出主题;贴近观众的心理,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忌宣传片式解说词。

4.技术要求

画面要求:统一为全高清(1920×1080)16:9制式,上下不要有黑遮幅;注意保持清晰、干净;有字幕。

音频要求:节目声道分为1声道(解说、同期声),2声道(音乐、音效、动效);最高电频不能超过“-8dBVU,最低电频不能低于“-12dBVU

字幕要求:采访、同期声均须加配中文字幕。用字准确无误,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字幕位置居中,字体字号为黑体60号,字边要加阴影;字幕应与画面有良好的同步性。

资料运用:片中一旦涉及到非本校拍摄、不属于拍摄团队创作的视频素材,一律要在画面右上角注明“资料”字样。“资料”字体字号为黑体65号,字边要加阴影。

(三)舞台剧

1.形态风格

节目形态:舞台剧。根据“五老”采访素材改编舞台剧,通过切换台进行多机位录制,剪辑成视频。

视频格式:MP4(不得低于 15M 码流)

视频标准:1920×1080(无损高清格式)

节目风格:用艺术手法拍摄、制作校园舞台剧画面构图完整清晰、镜头有设计感、拍摄手法丰富故事内容真实有效。

时长要求:不超过10分钟

2.技术要求

画面要求:统一为全高清(1920×1080)16:9 制式上下不要有黑遮幅;注意保持清晰、干净;有字幕(黑体居中)。

音频要求:节目声道分为1声道(解说、同期声),2声道(音乐、音效、动效);最高电频不能超过“-8dBVU,最低电频不能低于“-12dBVU

字幕要求:对白、旁白和解说等均须加配中文字幕。用字准确无误,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字幕位置居中,字体字号为黑体60号,字边要加阴影;字幕应与画面有良好的同步性。



 

附件2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


一、征文评审标准(总分100分)

紧扣主题、立意明确(30分)

记录、展示“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若偏题酌情扣分。

内容详实、表述得当

(20分)

突出“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写成“五老”个人简历。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语言优美、文笔流畅

(20分)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情感真实、表达细腻

(20分)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文体合规、用字规范

(10分)

文体为记叙文,字数不超过2000字。文体有误或字数超过2400字即此项为0分,字数在2001-2400字之间或出现不规范用字的酌情扣分。

二、微视频评审标准(总分100分)

主题表达

(30分)

记录、展示“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突出“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拍摄成“五老”个人简历。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结构设置

(20分)

结构明确、逻辑清晰,悬念设置巧妙且自然,能够突出主题、吸引观众。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细节和节奏

(20分)

把握好叙事节奏和剪辑节奏的和谐统一,达到疏密相间、张弛有度、跌宕起伏。细节运用真实生动,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画面构图、特效、字幕、片头片尾、转场等包装处理得当。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电视语言表达

(20分)

画面语言生动且富有特色,能够吸引观众眼球、表达出拍摄主体的内在情绪、心理及表现行为等;解说词为画面服务,且起到补充和升华主题的作用;现场采访出现时间合适、突出故事细节、思想表达传递,且有对主题阐释等作用,能够很好地渲染影片;字幕语言能够调动观众兴趣,令人印象深刻。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电视语言单一,无法讲清事件,无法使观众明白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酌情扣分。

剪辑和时长

(10分)

提前设计好影片结构;镜头衔接自然流畅,起承转合符合整体结构设计和剪辑节奏,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思想表达独树一格。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如出现跳帧、黑屏等重大技术失误,或时长超过6分钟、不足4分钟的,该项即为0分。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三、舞台剧评审标准(总分100分)

主题表达

(30分)

记录、展示“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主题鲜明,贴近生活,有深度,引起观众共鸣。若偏题酌情扣分。

内容设置

(20分)

基于人物事迹,从小点切入,以小见大;剧情编排合理,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明显;幕与幕之间转换适当。根据剧情设计酌情赋分。

舞台表演

(20分)

突出艺术设计与表现力,主题表现清晰,人物性格表现充分,动作得体到位,情感细腻有共鸣,团体合作默契。根据表演酌情赋分。

舞台呈现

(20分)

服装符合人物身份特点、合体大方,饰物搭配得当,辅助表现人物性格、剧情效果等;场景布置及道具安排准确反映剧目表达内容及环境。根据视觉效果酌情赋分。

视频录制

(10分)

通过切换台进行多机位录制,有不同景别的搭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配戴无线话筒对演员进行收音,且声音清晰;背景音乐符合剧情及气氛需要。根据视频呈现酌情赋分。





附件3

“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

填报单位:                                    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学校名称

作品类别

作品名称

受访“五老”

姓名

受访“五老”出生年月

作者

指导教师

备注

































说明:1.作品类别为征文、微视频、舞台剧,作者、指导教师请按顺序依次填写具体人员姓名。

      2.“五老”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如2025年访谈后去世,请在备注中标明。



附件4

“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省、区、市)

填报单位:                                    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学校名称

院系数量

开展院系数量

被采访“五老”人数

主创团队学生人数

受益学生人数

征文

收集数

微视频收集数

舞台剧

收集数




























说明:学校包括省属院校及当地其他部委所属高校。主创团队学生指实际参与作品创作的学生,受益学生指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和影响的学生。




Copyright ©2024 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学院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

衡师新传人二维码
衡师新传人公众号